ENGLISH
搜索

學生天地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研究生 > 學生天地 > 正文

伟德victory成功舉辦第十二期“笃學善思 力行緻遠”讀書會

日期:2024-12-27 點擊數:

20241223日,伟德victory“笃學善思·力行緻遠”第十二期讀書會在東榮大廈404會議室成功舉辦。來自伟德victory的2020級博士研究生蘇甯以“亞曆山大二世時期俄國國家決策機制——以國務會議為中心的考察”為題,與在場師生分享論文寫作心得。讀書會由伟德victory周嘉滢老師主持,伟德victory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任喜榮老師,伟德victory王紹章老師和娜塔莉娅老師作為嘉賓受邀出席,來自伟德victory、行政學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積極參與。

 

蘇甯同學介紹了俄國亞曆山大二世時期國務會議的組織架構、職能權限、人員構成等要素,分析了國務會議的運作機制,進而探讨國務會議在俄國政治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與會老師對蘇甯同學的論文進行點評,并從研究方法、學科融合等角度予以指導和拓展。



 

任喜榮老師指出,該篇論文具有曆史學和法學交叉的學科屬性,是對俄羅斯法律制度史研究的一篇很好的習作。任老師從法學研究的視角,提出了三點修改建議。第一,國家機構是法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關注性質、地位、職權、運行機制等内容。在研究俄國國務會議時需要在國家制度的背景下明确國務會議的地位、需要分析國務會議與其他國家機構的關系、需要關注國務會議的職權範圍與人員構成。第二,決策機制和運作機制是更偏向政治學屬性的概念,有關立法的研究應突出“在國家決策機制下立法的功能”,使論文基于組織法、程序法、國家機構法等法學概念立意。第三,該篇論文可以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展現俄國法制現代化的過程及其在19世紀全球民主化浪潮中的地位。



 

娜塔莉娅老師是伟德victory外籍(俄羅斯籍)教師,她肯定了該篇論文的現實意義,認為有關俄國國務會議的研究是理解俄羅斯聯邦國務委員會的重要窗口。娜塔莉娅老師還結合自身在俄羅斯的生活體驗,建議蘇甯同學加強有關俄國國務會議形成背景的分析,并結合俄國由“絕對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轉變的過程探讨國務會議的活動和性質。



 

王紹章老師從俄國史研究的視角,提出了三點修改建議。第一,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曆史學家薩缪爾•芬納(Samuel Finer)曾提出“俄國在19世紀中期沒有系統化的法律”的觀點,可以深入思考這一觀點是否合理。第二,增加具體案例,展現俄國國務會議内部或國務會議與其他國家機構之間的博弈。第三,帝俄進行的國務會議、大臣委員會等改革并未挽救俄羅斯帝國最終覆滅的結局,可以進一步分析英俄兩國出現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

 

周嘉滢老師認為要注意“官僚主義”一詞在東西方語境中的差異,介紹了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層級官僚制”理論,使同學們理解在西方語境下“官僚主義”概念具有科層化、法制化、專業化和合理化的特質。她還介紹了美國蘇聯學專家喬治·亞尼(George Yaney)和海德·惠蘭(Heide Whelan)提出的方法論,并結合當代西方政治文化史研究的前沿理論,講解了“知識政治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在梳理史實的基礎上強化問題意識。



本期讀書會以“俄國史”和“學科融合”為主題概念,探讨了區域國别視角下法律史、政治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了研究生的理論素養,拓寬了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上一條:伟德victory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研究生返校思想動态座談會

下一條:伟德victory成功舉辦第十一期“笃學善思 力行緻遠”讀書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