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人字〔2017〕22号
校内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留學基金委)與法中科學及應用基金會合作獎學金介紹的通知精神,為做好我校選拔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簡介
法中科學及應用基金會博士後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法中科學及應用基金會(FFCSA)合作設立,拟共同資助雙方優秀博士後青年學者到對方的研究機構或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推動中法兩國相關實驗室之間的合作,促進中法科技合作與交流。與此同時,FFCSA設立有吉爾卡恩(Gilles Kahn)獎,以獎勵取得優異科研成績的項目參與人員。有關該項目的具體情況詳見國家留學網(http://www.csc.edu.cn/require/projects2017/620056.pdf)。
二、選派專業
本項目專業領域詳見FFCSA“2017年度招标書”。
三、留學身份及期限
留學身份為博士後研究,留學期限為18-24個月。
四、選派規模
全國每年計劃選拔30人。
五、選派原則及方式
遵循“按需派出、學用一緻、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結合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教師培養計劃,推薦符合條件具有培養潛力的中青年骨幹教學、科研人員出國留學。采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評審、擇優推選、中法雙方評審、國家錄取”的方式進行選派。
六、資助方式
㈠國外經費: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往返國際旅費、國内法語培訓費,在外期間的獎學金生活費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與FFCSA中法雙方共同資助(約2500歐/月)。中方将按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獎學金資助标準提供;FFCSA将負擔留學人員醫療保險及法國境内科研所需的交通費用。
㈡國内經費:在職教師國内手續費、外語培訓旅費或考務費等經費按照學校相關規定資助。
七、申請條件
㈠申請人原則上應為我校具有博士學位、具體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的優秀在職青年教師或科研人員,且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具有良好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無違法違紀記錄,學成具有回國為祖國建設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具有良好專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3.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開展科研;
4.身心健康;
5.申請時距其博士畢業時間不超過6年,年齡在40歲以下(1976年12月28日後出生)。
㈡本項目選派範圍暫不包括5年内曾享受過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已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尚未執行人員、已獲外方全額獎學金資助人員以及正在境外學習、工作的人員。
八、選派程序
㈠個人申請:教師個人向本單位提出申請,結合科研項目、外方院校合作者/導師的研究領域制定出國研修計劃。
㈡單位推薦:各單位專家根據工作需要和年度留學派出計劃,對推薦人選進行指導、嚴格審核并确定申報人選,上報學校。
㈢學校審核:學校對教師申報資格、提交材料進行最後審定,審定推薦人選。
㈣國家确定:學校上報推薦人選,由留學基金委和法方聯合組織面試、評審,确定資助人選。
㈤結果公布:在校園網上公布最終錄取人員名單。
九、派出與管理
㈠被錄取人員留學身份為國家公派。拟派出時間2017年9月,具體時間須按法方規定的時間派出。
㈡未經批準擅自放棄資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内不得再申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經批準,2年内不得再申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㈢行前培訓:組織派出前辦理各類手續的說明會及行前教育,并對錄取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㈣協議簽訂:統一組織簽訂留學基金委、學校的協議和其他相關文件的公證。
㈤派出管理:參照《伟德victory青年教師海外學術研修實施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執行,向留學基金委交存保證金、國際交流服務費及其他有關手續。
㈥回國彙報:留學人員按期回國,應按協議約定,參照出國前的研修計劃,完成所制定的研修/學習計劃,提交國外學術研究成果及對建設性意見等書面總結材料,并在本單位舉辦學術研讨或報告會,專家考評。
㈦留學人員獲得資助有關的論文、研究項目或科研成果在成文、發表、公開時,應注明“本研究/成果/論文得到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十、申報事宜
㈠請各單位于2017年2月24日(星期五)前将推薦教師填寫的《伟德victory教師海外學術研修登記表》和《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申請人員一覽表》、《伟德victory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人員名單》(表格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主頁下載,2人及以上請排序)及外語考試成績證明(如無可不附)報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師資培養科(行政樓820室)。學校将對所有人選進行綜合評審。
㈡申請人應自行提前組織材料,在線填寫國家留學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出國留學申請表》(非學生類,以下簡稱《留學申請表》),按照留學基金委規定準備中外雙方材料,最後确定的人選提交正式申請材料。
㈢請各單位指定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為方便工作請盡快加入“吉大公派出國項目2群”QQ群(群号:209179949,申請加入時請注明單位名稱和姓名),我處将在群内對在填報時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
聯系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師資培養科(行政樓820室)
聯 系 人:李立群 曲裕吉 舒暢
聯系電話:85167447
傳 真:85167447
電子郵件:quyuji@jlu.edu.cn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
2017年1月6日